為什麼很多人到了秋天,白天都會想睡覺
很多人到了秋冬的季節,在白天的期間常感到昏昏欲睡,早晨起床時特別辛苦,中午後也特別提不起勁,受到日照長度、光度的影響,中醫觀點認為,其實從節氣的觀點來看,因為身體經歷了夏季炎熱氣候後,如同經過了一場激烈的運動,所以身體將會呈現疲累的現象,此症狀為「秋乏」的狀況,又受到日照長度減少、光度降低的影響,更會影響精神狀況。
秋季精神不振怎麼改善?
據康健網站訪談中醫師林育琦指出,「秋乏」是一種身體保護機制,並且提出以下改善的方式
調整睡眠
循序漸進的延長睡眠時間,避免過於提早造成無法入眠,可以提前一小時睡或晚一小時起床,並盡可能在晚上10:30(午夜11點~1點是膽經運行)前上床,使睡眠更加充足,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,睡前泡澡或泡腳,也可以達到很好的助眠效果。
多活動,增加日照機會
一般夜間睡眠正常的年輕人,可以在午後小憩15~30分鐘,夜間睡眠品質較差的則不建議。當有日間有倦意時,不妨可以起身伸展活動、增加日照,使精神重新振奮起來。
多食補氣、滋潤的食物
秋天愛睏也可能和氣燥有關係,建議多食補氣、滋養的食物,如:菊花、蜂蜜、黃耆、芝麻、桑椹、黑木耳、堅果、秋葵或糯米等等,少吃辛辣傷陰的食物,例如蔥、薑、蒜。
相關引用網址 : 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76121
編輯:Charlie. M